鄭清文校友的小說有許多作品都是從台灣人民的生活出發,充滿農村樸實無華的氛圍。其他也有專門蒐羅台灣民俗童話的繪本,成為小孩子親近台灣文化的最佳管道,他也曾與其他作家發起「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,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」。
從生活中累積不同經驗 成為寫作的養分
鄭清文校友回校提及當年全校只有高中三班,而且從他念書那屆開始,才開始招收女學生,和目前北商大陰盛陽衰的情況完全不同。而且從小到大得到的唯一一張獎狀,就是在北商得到的。鄭清文校友還說,當年念高一時,他的作文成績不及格,原因當然和他受的是日文教育有關,鄭校友會特別提到這點,其實是在鼓勵同學,像他這種念書時作文不及格的人,未來卻能成為國際知名的作家,代表人有無限的可能。一個人絕對不只能做一件事,就像他當年經過就業考試,進入華南銀行上班,他卻利用晚上的時間,持續寫作,累積許多優秀的作品,才有今日的成就。
他也對想要朝小說家之路前進的同學們提到,散文寫的是自己的故事;小說則寫的是別人的故事,如果要寫好一個故事,就必須多累積自己的生活經驗,增加自己的藝術底蘊。以他個人的經驗來說,他都是將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件,並經過查證資訊的正確與否之後,才真正寫入書中,因為這是一種身為作者必須有的態度,也是對自己作品負責的表現。